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煤炭、钢材等方面建立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探索建立煤钢互保的贸易合作模式。
而为了确保安全万无一失,截至4月6日,集团已向兼并重组煤矿派驻五职矿长及关键岗位人员954人,留用五职矿长全部进行了异地、异矿交流。截至4月6日,其中52处煤矿已取得了新公司营业执照,51处煤矿完成了资产评估国资委备案和采矿许可证变更程序,7处煤矿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鹤壁市大河涧许沟煤矿和鹤壁市许沟煤矿2处生产矿井,已通过复工复产验收并完成了省重组办的备案程序,正在组织恢复生产。
4月7日,河南煤化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陈祥恩在公司安全视频会上明确表示。据了解,目前河南煤化已把56处煤矿的兼并重组资金43.19亿元全部落实到位,并按照兼并重组协议约定,支付了资产、资源转让价款14.48亿元,平均付款比例达到72.76%。集团公司兼并重组小煤矿和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安全生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据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河南煤化将分类甄别,因企制宜,加快推进兼并重组煤矿复工复产和依法关闭工作,同时要把兼并重组煤矿的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完善各个系统和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在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中,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严格坚持真重组、真出资、真管理、真负责、真安全,严把兼并重组矿井安全关,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河南煤化此次承担了兼并重组58处小煤矿的任务,除安阳市双富煤矿、九龙山煤业关闭退出之外,其余56处煤矿的兼并重组工作进展顺利集团公司兼并重组小煤矿和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安全生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四、风险提示:流动性紧缩的系统性风险。
十一矿拟扩建至600万吨。但是由于去年安全事故后,公司高瓦斯矿井排查整顿影响了煤炭生产,同时后续的安全投入加大,成本增长过快导致3、4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均出现大幅下滑,全年吨煤净利只有49元,较2009年下跌2元/吨。一、公司公布年报及一季报。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229.05亿元,同比增长21.5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9亿元,同比增长41.21%,每股收益1.02元,低于市场之前预期。
公司的业绩弹性高,在2011年炼焦煤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下,公司业绩有较大提升空间。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保守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1.18元、1.27元和1.32元,对应2011年的PE为17.5倍,较行业估值偏低,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相对于公司目前产能,未来公司产能增速不高,未来的业绩增长主要在于煤价的提升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保守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1.18元、1.27元和1.32元,对应2011年的PE为17.5倍,较行业估值偏低,给予谨慎推荐评级。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229.05亿元,同比增长21.5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9亿元,同比增长41.21%,每股收益1.02元,低于市场之前预期。四、风险提示:流动性紧缩的系统性风险。
十一矿拟扩建至600万吨。二、我们的观点:2010年公司煤炭产量3981万吨,同比增长6.4%,价格由2009年的422元上涨16%至488元/吨。十三矿将扩建至300万吨,香山矿技改之后将达到100万吨以上,新建的首山一矿预计2012年达产240万吨。综合铬矿技改及整合煤矿释放情况,预计公司20112013产量分别为4100万吨、4500万吨和4800万吨。
公司各矿中,六矿、八矿、十矿未来规划扩建至500万吨。相对于公司目前产能,未来公司产能增速不高,未来的业绩增长主要在于煤价的提升。
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3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一、公司公布年报及一季报。
但是由于去年安全事故后,公司高瓦斯矿井排查整顿影响了煤炭生产,同时后续的安全投入加大,成本增长过快导致3、4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均出现大幅下滑,全年吨煤净利只有49元,较2009年下跌2元/吨。公司的业绩弹性高,在2011年炼焦煤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下,公司业绩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50亿元,同比增长6.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1亿元,同比减少4.6%,每股收益为0.28元,下滑4.6%《财经国家周刊》:山西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如何通过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王君:去年年底,国务院批准山西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改区。完成营造林23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试验区的获批,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山西的关心支持和3400万山西人民的关怀。我们将把推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作为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切实用好这一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严格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综合运用结构、工程、技术和管理节能减排措施,十一五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这次山西省承担了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课题,另外一层含义是,山西的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一省。
《财经国家周刊》:环境保护方面,山西有哪些举措?王君: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摆在王君面前的是一个两难课题:既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和民生欠账较多的问题。对现有项目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5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316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397万吨、焦炭4761万吨、水泥2586万吨、电石142万吨。与此同时,山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彻底得到扭转,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明显好转。又要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多发频发的态势,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普遍性则是指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并非山西独有,而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整合重组工作,在关死关实淘汰小矿井的基础上,加快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
这个样本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山西矿井总数已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
两者都必须兼顾,对王君而言,这个课题显得分外沉重。两年过去,山西省做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安全生产成效显著。
如果不经历伐毛洗髓的环境蜕变,有谁可以真正信赖?《财经国家周刊》:山西是能源重化工省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十一五期间,山西节能减排的情况如何?王君:正如你所讲的,山西特殊的产业结构,导致节能减排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这其中,作为这场变革的直接发起人和推动者,王君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财经国家周刊》:山西的煤矿安全形势一度非常严峻,而经济发展也一度落后于大部分省份。在这个公认的中国最难当的省长职务上,王君已经工作了两年有余。山西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的基础上,2010年又比2009年减少505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0.905下降到0.187,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财经国家周刊》:针对煤炭和产业结构,山西未来还会有哪些整合措施?王君:2010年,山西的煤炭产量达到7.4亿吨,增长20.4%,其中外调5.1亿吨,增长14.8%。二是解决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
通过完成上述任务,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努力,真正实现由资源依赖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全面转型。请问从2008年至今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王君:山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经济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山西的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2%多,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下降17.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下降13.9%。